屈振辉
(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创新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女性也是一样。这既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等社会群体环境,又包括涉及上层建筑的社会环境。而目前从我国来看,其中既有有利于女性创新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女性创新的一面。因此应当扬长避短,从整体上为我国女性创造良好的创新思维环境。
关键词:女性创新思维;家庭;学校;单位;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2019—QT001(2019)03—0000—05
作者简介:屈振辉,男,河南信阳人,湖南女子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学院特聘专家。研究方向:教育法学、创新创业研究。
创新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形式,是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条件的。“创新环境与一般的环境不同,是指影响人们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过程的一切外部条件,或者说是人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处的外部的条件。另外,创新环境还包括进行创新活动的人对外部环境的感觉、感受,即自我创新环境。” [1]它是创新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环境在人类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由环境来激发;创新的任务和目标由环境来提出;创新的计划和方案依环境来制定;创新的手段和工具由环境来提供;创新的进程和过程受环境的制约。”[2]创新思维的产生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这样人们才能产生创新的心理安全感,以及安定的情绪和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因受我国传统思想及社会习俗的影响,以往社会环境很不利于女性创新思维。为此在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应努力地构建女性创新思维环境,这才能激发出女性的创造力与积极性。创新思维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社会环境,这既包括家庭、学校等社会群体环境,又包括涉及上层建筑的社会整体环境。
社会群体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中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社会最为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女性创新思维的环境,我们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将其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两类环境,分别展开对女性创新思维环境的研究
一、初级群体环境:家庭环境
初级群体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3]最典型的社会初级群体就要数家庭了。家庭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初级群体单位。它是社会最基础的构成单位(细胞),既是每个人自出生后最先接触的环境,也是人们一生中度过时间最长的地方。其对人们创新思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它可谓人们创新思维产生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因素。家庭是一个人孕育创新思维能力的最早的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方面,起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奠基作用。”[4]涉及女性创新思维培养有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父母教育方式对创新思维产生的需要及创新思维产生的动机都有较大影响。在中国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父母更加喜欢启发男孩子的创新思维,却很不注重对女孩子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是日后女性创新思维滞后的成因。二是家庭氛围。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民主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因为人们在童年期有很多方面不成熟,很容易产生天真但很有创造力的想法。如果父母总是以大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压抑孩子的想法,这就会很容易限制住孩子们的创造性,从而滋长他们内心里的那种屈从意识,长此以往就会泯灭掉他们的创新思维。但如果家长在家庭中营造的是民主氛围,遇事首先让孩子独立思考并提出看法,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造就他们灵活的思维并丰富其想象力,从而培养出他们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成员是否能在心理上相容……这些都将影响到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影响孩子的创新的情绪、欲望、效率。通常而言,家庭成员心理相容且生活中充满温暖,易引发人们创新的动机并点燃其创新激情;反之,家庭成员在心理上难相容且经常冲突,易造成家庭成员在心情上的抑郁不快,这有可能会导致创新思维火花的熄灭。[5]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和万事兴”,也可用它来解释创新思维的家庭成因。当然这也并非绝对,每个人都不能够选择自己的家庭出身,也有人家庭环境虽不好却创造力非凡,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但从总体上来说家庭环境还是重要的。例如世界闻名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妇,虽然将毕生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但却善于在百忙中抽出身来教育子女。其大女儿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则成为音乐教育家和传记作家。
二、次级群体环境:学校环境
次级群体也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群体。“所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6]其中较典型的社会次级群体就是学校。“学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特殊环境,它以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系统形式影响青少年。学校的教育活动是有明确目的的活动,又是在一定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中,接受学校所施加的各种影响,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品质。学校的教育活动比较系统,能使学生形成比较完善的意识倾向。”[7]在培养和发展人们的创新思维方面上,学校比家庭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还要大。为此我们需要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其从单纯的传授知识以及记忆知识,转移到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求知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教育学家霍尔斯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造行为的老师,都非常善于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都鼓励学生提问且允许他们各抒己见,实行民主教育不搞学术上的权威统治。爱因斯坦曾谈到学校教育对他的影响:“这个学校用它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依赖权威的教师们的淳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我在处处使人感到受权威指导的一个德国中学的六年学习相比,我深切地感到,自我行为和自我负责的教育,比那种依赖训练、外界权威和追求名利的教育来,是多么的优越啊!”[8]由此可见,他日后的成就与其少时接受的创新教育,及老师对其的创新思维训练不无关系。目前学校培养创新思维时也男女有别,往往非常注重对男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广大女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也造成整个社会女性创新思维滞后。虽然现实中也有不少女子学校的存在,但也往往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她们在这方面日后还有待于加强。学校要加强对于女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女生创造创新教育良好的校园环境,鼓励她们积极地参与各类创造性活动,对其中有创造性表现的女生给予奖励。在教学中引导女生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发挥和展示女性特有的力量、潜能和优势,逐步形成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在整体上形成有创新特征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变封闭式灌输为开放式启发,针对女生不敢提问和发表见解的特点,启发和鼓励女生大胆提出问题和质疑;改变以往课堂传授为主的单一模式,充分地运用风格各异的多种教育模式,如专题教育、现场示范、读书研讨等;还要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方面的课程,例如发散思维训练、创造技法训练等,使广大女生在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外,还能学会进行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她们形成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次级群体环境:单位环境
单位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次级群体,其对人们的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作用。“集体中的成员人人平等,互相激励、启发、帮助、共同进步,有利于创新设想的形成;相反,如果存在内耗,就会极大地损耗人的能量,影响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要有一个有竞争意识的、鼓励创新的工作环境。竞争给人以外在压力,可驱除惰性,激刺奋发向上的热情;可以诱发人们进行创新探索的意识,鼓励人们取得创新的成果。”[9]与前述的家庭、学校环境所不同的是,单位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在人们成年后。若说前两者主要侧重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单位对创新思维完全是“建构”。单位中领导者的决策和其政策的制定,以及领导者对下属、对单位的态度等;组织团队的和谐民主氛围及其凝聚力,都影响单位的创新性及成员思维创新。领导者要鼓励团队成员不断尝试创新,提高单位中创新个体创新的内在动机,特别是要建立并提倡创新的文化氛围。人们在创新过程中往往难免会犯错误,某些平时严厉的领导对此却非常宽容,甚至还提出对创新中的失败予以奖励。创新思维的产生需要宽松的人际环境,及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和谐的民主氛围。通常而言,创新型组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宽松、自由的氛围;良好的组织结构;成员之间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与外部多渠道的联系;具有挑战性的组织目标和充分、及时的激励以及和谐的团队精神等。任何单位若想让其成员充满创新思维,需要有专心谋事而不分心谋人的氛围,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以及感召和凝聚各类创新人才的举措,使他们有创新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要不断地营造和优化单位内部的环境,这是单位培育创新人才的关键之所在。[10]在现实生活当中单位对女性创新思维,其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及家庭和学校的。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时代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走入职场,各类单位当中的女性员工也越来越多。她们当中的创新思维一旦被激发出来,将对单位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的作用,反之将是单位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四、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联系。不同的社会有不同或相似的社会环境,相同的社会在不同时期及不同阶段,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不相同的。总体而言,它又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内容。
政治环境主要指社会的政治制度,及反映该制度的组织形式和意识形态。新中国建立后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创新和创新思维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民主社会中,广大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了人民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民主社会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在其中人们才能自由地进行创新思维。特别是新中国的建立使广大妇女获得解放,妇女的政治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改变了在以往传统社会中的屈从地位,其主体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提高,从而为其创新思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女人处于与男人平等的社会环境当中,也为她们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了前提。
在经济基础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力,它往往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生产力中最重要,而这当中既应包括男人也应包括女人。女性在传统社会的生产力中居于次席,这也就决定了她们在社会创新活动中,以及在创新思维方面必然的滞后地位。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后来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现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力。在这个进程中伴随着广大妇女的解放,她们成为了新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女性创新思维的迅速成长。而当今社会的生产方式从依靠体力,逐渐转向依靠智力的巨大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为女性创新活动和创新思维发展,提供和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
目前创新已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大趋势,各国都在努力建设现代化创新型国家,西方国家更是走在了国际创新的潮头。建设创新国家必须培养全民(其中当然也包括了女性)创新思维,这也是国家创新最深刻的根基和动力。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女性走在了前列,自然也成为了中国女性要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王惠连,赵欣华,伊嫱.创新思维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
[2] 王维平.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3][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9.
[4]徐斌.创新头脑风暴;方法、工具、案例与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
[5]孙彤.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7.
[6]徐斌.创新头脑风暴:方法、工具、案例与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8]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9.
[9]徐斌.创新头脑风暴:方法、工具、案例与训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10]贺善侃.论创新思维的群体组织环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 (5):63-68.
(责任编辑 杜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