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例
张 萍
(爱体育,爱体育(中国)公司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陕西西安 710125)
摘要: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作为明代传奇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在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佳人不仅仅是容颜美丽,青春年少,她们还主动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人格、肯定自我价值,是中国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古代女性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明传奇;才子佳人;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QT001(2020)01—0000—06
作者简介:张萍,爱体育,爱体育(中国)公司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爱体育,爱体育(中国)公司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微课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PHJY1707)阶段性成果。
传奇本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唐代的特称,意谓“传述奇闻异事”,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成熟。到了明代传奇便成为戏剧的别称,明代传奇是明代戏剧舞台上的主流,是建立在南戏的基础上经过发展慢慢演变而形成的长篇戏剧。明传奇的创作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描写才子佳人爱情婚姻故事是最多的,正所谓“十部传奇九相思”,才子佳人题材在明传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爱情是中国文学中文人笔下永恒的写作主题。
从王实甫《西厢记》开始,开启了中国文学才子佳人模式的先河:年轻书生,功名未就;二八佳人,待字闺中;二人不期而遇,一见钟情;私邀艳约,偷定终身;受到封建家长阻拦;进京赶考,才子及第;有情人成眷属,大团圆的结局。这种才子佳人大团圆的创作模式为后世通俗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明代传奇中有很多剧作沿袭才子佳人剧的基本模式,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佳人不仅仅是容颜美丽,青春年少,可贵的是她们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明代才子佳人传奇是中国文学创作中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古代女性思想发展的重要表现。
一、对爱情的自觉追求
明传奇才子佳人传奇主要是以青年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女性身上体现了先进的爱情观,敢于踏出封建礼教的第一步,大胆的去追求爱情自由。爱情的主题是文学历史中永久不变的,不同的爱情观念,都能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其中明传奇的剧作家们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身上都体现了所具有的爱情观念,都有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明传奇中通过对爱情的自觉追求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牡丹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者。”《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表达了“至情”的思想。杜丽娘本是恪守礼教,尊听父母之命的闺阁女子,她的生活单调枯燥,每日以绣女红为主,再有就是一个古板的学究先生陈最良教她识字读书,目的也是为了以后嫁一人家可以谈吐相得、不辱父母。深居小庭深院的杜丽娘,虽然三年都没有迈进过自家的后花园,可是她的内心是热烈的,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与向往。因此当她在梦境中梦见柳梦梅,便“一灵咬住”,从而不可自拔,直至相思成病,香消玉殒。后又能因情死而复生。
《牡丹亭》中,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源于人性中的青春觉醒,她本是在礼教森严的封建家庭中成长,也谨听父母之命,从来不敢越礼教一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闺阁中的少女,作者并没有掩饰她对情的渴望这种人性的本能欲求。正值芳龄的杜丽娘在毛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兴发下产生了对君子的渴慕之情,可是拘于深闺之中的杜丽娘除了严厉的父亲和陈腐的老学究陈最良几乎接触不到其他男性。通过游园,杜丽娘感怀“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同时,也感怀自己的青春如同这后花园的花一样美丽而无人欣赏。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自我青春的觉醒,这种内心隐秘的情感使杜丽娘在牡丹亭一梦之中表现出来。但是梦仅仅是人物内心渴求的一种表现方式,等梦醒之后一切都成空。《牡丹亭》中女性意识的表达最出人意料的地方也正在于此,杜丽娘并没有因为梦醒之后一切成空心里对爱情的渴望就随之幻灭,而是因情而生、死而复生,锲而不舍地追求爱情,这是汤显祖对至情的演绎,也是杜丽娘作为封建社会闺阁女子青春觉醒的表现。
《牡丹亭》之前,中国文学中也有对女性追求爱情的意识觉醒的表达,但是多为在一定客观外因的诱发下引起的。比如《西厢记》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发生,因为莺莺与张生的邂逅,因为张生的志诚追求,所以莺莺在外力的推进下一步一步展现青春的觉醒。《牡丹亭》中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完全是主观意识的表达,是人的本能欲望的表现,是主动的追求爱情,体现了杜丽娘女性意识的觉醒。
王国维说:“其中搜抉灵根,掀翻情窟,为从来填词家屐齿所未及。”[2]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通过杜丽娘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演绎了何为“至情”,同时通过对爱情的主动追求,表现了杜丽娘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在婚恋问题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谨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主动、自觉表达女性女性的情感,这是女性自觉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有更多的主动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敢于大胆地去反抗封建礼教对自己的束缚,大胆执着的去追求爱情。她们希望命运能够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的爱情观代表了封建社会后期女性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二、对自我个性解放的追求
明代传奇才子佳人的爱情剧创作形成一种风气,创作者的意图就是歌颂青年男女对于爱情、婚姻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女性对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才子佳人剧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是名门闺秀千金小姐,她们除了有着对恋爱的盼望与梦想,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打破封建礼法的约束外,还敢于去追求自我个性的解放。
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是一个有情至情的女性,她的性格具有一定的叛逆特点,杜丽娘崇尚自己个性的解放与张扬,从而突破了以前的禁欲主义精神色彩,进一步肯定了青春年少时光的美好,更加追求美好幸福的爱情以及对恋爱的执着争取和存亡相随。
至情既是对美好爱情的诠释,又是对杜丽娘追求美好幸福爱情生活的另一种肯定,更是对情与理冲突的表达。杜丽娘是一位名门闺秀,她是封建礼教统治下的女性形象的典范,她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着当时社会的女性,她的思想被封建礼教束缚着。但是杜丽娘勇于去追求自己美好的爱情,她始终都坚持自己的梦想,为了爱情她可以生也可以死,更可以勇于斗争。
王思任在《牡丹亭序》中言道:“杜丽娘隽过言鸟,触似羚羊,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獠牙判发可狎而处,而‘梅’‘柳’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1]这是对杜丽娘性情特征的刻画。杜丽娘因为追寻梦而没有得到,就因为情感而生病,最后却由于生病而亡。然而对于忠贞的杜丽娘来说,死是她对恋情的一个新的寻求,新的开始。杜丽娘的身体固然是死了,但她那种英勇叛逆的性格特点、对自由生活与爱恋的寻求以及自我个性解放的精神,慢慢超过了存亡的边界。最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努力,杜丽娘为情死而复生。而重生还阳后的杜丽娘为了坚守自己来之不易的感情,就从此踏上了对封建礼教统治的反抗之路。杜丽娘抛却了封建礼教传统的婚姻恋爱观,没有重视柳梦梅的社会地位与家庭条件,在没有媒人、没有聘礼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和柳梦梅成为夫妻,这也是表现了杜丽娘对封建礼教的抵制。杜丽娘因为感情而死亡,最后又因为感情而重生,这就是表现爱情的伟大之处,她对生命、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她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
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思想对禁锢了女性的行为与思想,在行为方面闺阁中的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将女性拘于小厅深院的闺房之中,限制了她们的行为范围使女性与外界社会严重隔绝。在思想方面,女性要遵守“三从四德”,以封建男权社会中的男性为中心,使女性在思想上没有自主性,无论行为还是思想都只能以男性为中心。《牡丹亭》打破了传统,作者细腻演绎了杜丽娘的思想追求与个性特征,全剧以杜丽娘的内心情感变化为基本线索,生动体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对于“至情”的追求,表达了封建社会女性的个性解放思想。在《牡丹亭》前,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表现往往是含蓄的、不显露的,如被可人称为“靡靡之风”的《诗经.郑风.子衿》中,抒情主人公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是含蓄的,“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尽管抒情女主人公渴求爱情,但是却不敢直接表露爱情,而是期待对方男性的主动。又如被誉为才子佳人剧鼻祖的《西厢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情表达也是含蓄的,尽管莺莺在佛殿相遇时就对张生一见钟情,但是因为自己相国小姐的身份却矜持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在和张生的爱情发展中,崔莺莺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从自我情感的角度来看,她渴望与张生的爱情,但是因为长期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她又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牡丹亭》中杜丽娘对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直接的,她因为渴望爱情,所以一梦而梦见柳梦梅,因为梦醒成空,又相思成疾,最终因情而生,却又能够因为爱情死而复生。在杜丽娘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她对自我个性解放的追求,这是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前所未有的表达。
《牡丹亭》作为明传奇中才子佳人剧的代表作,女性主人公以大胆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为了争取自由和幸福爱情而超越了生死的界限,敢做敢为,敢爱敢恨,敢于去追求的这种行为,既是对封建礼教的约束的冲破,又是对自我个性解放的进一步提高。
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体现在女性有着独特的个性、叛逆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而其中的“自我”更多的是受到自主意识的支配,受到自己思想的引领与指导,敢于去挣脱束缚,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追求。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之下,在自己的闺房中整日哀怨,她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游园后的不断选择与挣扎中,她的生命过程里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显示出有十分强烈的生命意识,她追求的是身和心的自由,在她死后又努力还生。对杜丽娘来说爱情是一种人生的需要,想要满足这种需要就必须证实自我价值的存在。她的那番 “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的感伤,恰是她对恋爱、自由的强烈召唤。
《牡丹亭》中,杜丽娘是作为至情的化身而出现的,进一步使人对自身的情感、对生命的欲望、以及对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都得到了肯定,这体现出了人自身的价值,把人从封建的思想束缚中解救出来。从杜丽娘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生命的热爱,她有着本身的人生信念,而且能够大胆的面临自己心田里真实的感情,她为了坚守自己心中的信念,更加不惜以生命作为代价,她的身上处处显示着人性的光辉,敢于去追求,去反抗,信念坚定。
杜丽娘的形象是一个光辉的形象,她是时代先驱的代表。杜丽娘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不仅仅是她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她对个性解放的追求,还在于她在追求至情的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从剧作第十出《游园惊梦》中,杜丽娘通过对自然春光的感慨,认识到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又由后花园那么美的春光无人欣赏引发了自己这般如花美眷却也无人欣赏的感慨,表现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之后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杜丽娘因情而生、死而复生都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这一点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女性不再作为女性的附庸形象,而是有自我真实情感的表达和自我意识的体现。
明代是封建礼教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使许多妇女受到了很严重的封建礼教束缚,其个性受到了压抑。而传奇作品中有体现反抗封建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理念,作品肯定了人的自我价值追求与自我的觉醒,可以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并且为此主动去追求。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作品在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与以前的风格不同,不再把女性的外貌美丽作为描写的重点,作者从传统的封建礼法中挣脱出来,一反以往的模式,对女性的爱情婚姻观、个性价值、人生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与追求。通过展示曲折迂回的戏剧化情节,生动诠释女性对爱情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从而体现了女性自觉意识的觉醒。
四、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意识觉醒的社会原因
才子佳人剧在明代是兴盛时期,由于明代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思潮,使得才子佳人剧的创作有了一定的突破,在作品中更加肯定了人的价值,肯定了女性对爱情婚姻的追求,塑造了女性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作品从多方面描写女性形象,进一步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
1.明代特殊的时代背景
明代初期,由于汉族政权的重新建立,封建统治者推崇了程朱理学,一时间激励了汉族许多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传统的文学和古典美学思想开始又一次受到了重视。但是晚明时期,封建统治阶级越来越腐败,专制统治也开始松懈起来,在商品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发的环境背景下,思想文化的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理学思想开始松动,人们开始认识到了对情的需要是自然的天性。
在大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晚明时期文学创作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肯定成为晚明通俗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明传奇作为明代通俗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自然也体现了时代的基本特征。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人物自觉意识的觉醒正是晚明时代特征的体现。
2.封建礼教对人性思想的束缚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广大市民阶层有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审美倾向,思想领域也打破了程朱理学对于当时人们思想的禁锢,情欲慢慢开始在文学作品中有了一点点的反映。在中国的传统封建礼教思想世界里,人的欲望是被压抑的、禁止的,尤其是情欲必须要埋在心里,儒学家们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在明代初期,程朱理学是明代封建统治的主导思想。但到了明代中后期,一些思想家勇敢的站出来反驳程朱理学对于人性造成的压抑、禁锢,最重要的是在于强调人的欲望,促使文学家们去寻求新的思想来拯救将要面对的社会危机。
由于明代特殊的文化思潮与封建礼教思想对人性的束缚,使文学家们意识到了对人肯定以及对女性的肯定,从而在文学创作,特别是代表通俗文学的戏剧创作中就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五、 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中女性意识觉醒的文化原因
由于明代特殊文化思潮的影响,使得许多文人的创作有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尤其是体现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剧作家开始重视关注女性的生活,在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给予更多的肯定,从而进一步促进女性意识的觉醒。
1.心学思想的流行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与解放
明代由于特殊的文化思潮的影响,学术的进一步发展,促使了人性的觉醒与解放,“诗文中追求情真的重情思潮,在戏曲创作中表现的淋漓尽致”,[3]其中主要在明传奇才子佳人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中能够反映出来的。
在明代后期心学思想在思想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程朱理学思想把“天理”与“人欲”放在了对立的层面,“心学”思想的出现是想要纠正这种现象。“心学”最早出现于孟子的心性学说,经历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直到明代趋于成熟。“心学”思想主要是强调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了人的价值,突出了人的主观意识,而心学的思想渗透了明代的社会生活,参与到了许多文化生活方面,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这时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心学思想的流行同时影响了文人的创作,在文学创作中提倡表现真情。
由于明代心学思想的流行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人性的觉醒与解放,使得剧作家在作品创作中有了更加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其中汤显祖的《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身上就体现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个性的解放以及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2.女性文学创作经验的不断提升
从古至今,文学作品中从来没有缺少过对女性人物形象的创作,随着时间与历史的改变,女性人物形象在作品中也发生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对后世有着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经》与《楚辞》中有许多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由于原始的母系社会是把女性作为最高权利的统治者,所以在《诗经》、《楚辞》中的女性形象都是美好的、值得人们尊敬的。当进入了封建男权社会以后,女性人物就逐渐成为了弱势群体,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当权统治者实行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政策都是对女性的约束,使得女性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了重大的束缚,社会地位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直到元代戏剧创作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取材来源于生活,从而更加的贴近于人民,其中最大变化的就是妇女。元杂剧对于女性人物形象的描写和以往是不同的,它改变了以前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怜悯与同情,相反的是在赞扬女性人物形象,比如赞扬在《救风尘》中赵盼儿的勇敢机智、《金线池》中杜蕊娘的聪慧勇敢,这些都是风尘女子;而在作品《西厢记》中的红娘,《娇红记》中的飞红,她们的身份都是婢女;在作品《窦娥冤》中的窦娥,她是普通的民间女子。在现有的元杂剧中有许多关于爱情婚姻的作品,其中重点都是描写女性人物形象的,而在剧中反应的女性性格特点与其对爱情婚姻的追求,都体现了明代女性自我意识在逐渐觉醒。
在中国戏曲作品中女性形象主要是表现在爱情观上,明代传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都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如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执着,在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的形象塑造比崔莺莺有了一定的进步,多了一份叛逆,也多了一份追求自我的精神,从而体现出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结 语
综上所述,明代才子佳人传奇作为明代文学的重要组成,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些作品刻画出的女性形象都是光彩照人的,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她们对爱情婚姻敢于去追求,有着独立自主的女性觉醒意识,敢于追求自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作品中人物的女性自我意识在进一步的觉醒,作者的女性观也在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也是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人生价值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王思任.牡丹亭[M].北京:中华书局,2015:3.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4:230.
[3]罗宗强.明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647.